2025-01-20

上海组建低空经济国资平台低空经济风口已至!

时间: 2025-01-20 00:50:04 |   作者: aiyouxi

  企查查显示,12月20日,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9亿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是宋雪枫,也是现任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同时,能够正常的看到该公司的股东阵容强大,包括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东虹桥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机场投资有限公司六大国资国企。这些资方在机场运营、基础设施建设、信息通信等多个领域拥有深厚的实力,覆盖低空经济产业的诸多环节。

  市经信委相关处室负责这个的人说,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上海低空基础设施建设领军企业,其核心业务将聚焦于建设低空经济起降设施主枢纽、主航路、主节点,协同引导撬动社会资本投资,逐步完善产业配套生态圈。

  依据《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行动方案》,至2027年,上海计划构建完善的低空新型航空器研发、总装制造、适航检测及商业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核心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上海的“低空经济”正在加速腾飞,前景广阔。

  此外,2024年1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发展司正式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亮相,低空经济慢慢的变成了了目前国家的重点建设产业之一,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低空经济是指以1000米以下,结合实际需要延伸至不超过3000米的低空空域范围为依托,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导,涵盖低空飞行、航空旅游、支线客运、通航服务、科研教育等众多行业的经济概念。

  低空经济主要由四大核心板块组成: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低空航空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以及低空飞行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是低空经济发展的根基,包含监管设施等,其中ADS-B系统随着雷达的发展成为新的航空管理设备。在低空航空器制造方面,创新主要聚焦于无人机和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的研发与应用。

  低空经济的产业链长、辐射范围广,产业链上游主要为构建中游各类低空产品的各种工业软件研发、关键原材料(钢材、镁铝合金、铝合金、树脂基、陶瓷基、金属基等)及组件制造(飞机平台系统、任务载荷系统、地面系统等);中游则主要围绕无人机的生产与服务展开,包括消费无人机和工业无人机,无人机服务则包括了飞行服务、租赁服务、培训服务和技术服务等多个角度;下游主要是终端应用,包括个人摄影、影视拍摄、体育赛事等消费级领域,以及农林植保、电力巡检、测绘地理等工业级领域。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的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为5059.5亿元,增速为33.8%。其中,低空航空器制造和低空运营服务的市场规模占比接近55%。中国民航局预测,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我国低空经济的发展最早可追溯至2010年,彼时主要聚焦于军事侦察与攻击等特定用途。2021年2月中央与国务院联合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将“低空经济”概念纳入国家发展规划,正式将其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同年,随着《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一系列顶层政策的出台,低空经济的发展迈入了“有法可依”的阶段。

  2023年,低空经济被明确提升为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2024年全国两会,“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明白准确地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进一步强化了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文件指出,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展现出低空经济的广阔前景。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29个省(区、市)将低空经济纳入了2024年政府工作规划。

  近年来低空经济成为新兴热点,其产业布局迅速扩展,特别是在长三角地带,多个低空经济产业园区及基地纷纷启动建设,遍地开花,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绍兴、合肥、芜湖等多地都在积极打造低空经济之城。2024年,苏州市批复7家低空经济先导产业园,涵盖了无人机研发制造、航空零部件制造、无人机物流配送、低空旅游等多个领域,形成多元化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

  园区面积:总占地面积622亩(产业园区+长租公寓);其中产业园区占地523亩,建筑面积约55万方;长租公寓占地99亩,配置超2000余套公寓。

  首开区:总体量4万方,由6栋单层火车头式厂房、1栋双层厂房组成,于2023年9月投用。现已成功招引苏州实验室、中检华通威、智创航空等高端装备及新材料企业入驻,形成现代产业体系产业链核心集聚区。

  二期/三期:二期、三期产品类型丰富,包含标准厂房、独栋研发、文化办公等,总体量近30万方,既有层高达11米的单层厂房,又有单层超2万平米的标准厂房,还有满足500-10000平米灵活组合的载体空间。

  四期/五期:接受个性化定制,约22万方载体同步开发建设中,包含标准化厂房、研发办公空间等,另有定制化空间方案,为公司可以提供个性化、私密化的生产、研发、办公场所,满足总部、拟上市企业等客群需求,计划于2025年陆续开放投用。

  项目配套:项目提供智慧餐厅、美食广场、休闲餐饮、咖啡茶饮等多样化的餐饮选择及生活服务、商务中心等便利设施。配备策展空间、艺术中心和创意集市、新盛里长租公寓以及一站式服务。

  园区面积:芜湖航空产业园依托芜宣机场进行规划建设,当前面积23平方公里,远期规划56平方公里。

  园区企业情况:目前园区已形成航空材料、航电、飞控系统、电子元器件等上下游配套产业集聚,覆盖从整机、卫星、无人机、发动机到综合维修、运营保障等全产业链企业近200家,培育了12个低空制造细致划分领域的“单打冠军”。代表企业有天科航空、中科飞机、钻石飞机、航瑞航空动力、创联航空装备、圆翔航空、雄名航科、取成航机、华明航电等。

  园区布局规划:园区涉及四个重点承载区块,相应布局4个低空经济细分赛道:一是白鹤镇发展电动飞行器制造、飞行器运营、培训及数据服务;二是青浦工业园发展电动飞行器新材料研发生产;测绘无人机、旋翼及固定翼无人机研发制造;无人机芯片研发;飞机发动机的维修与养护;三是北斗西虹桥基地发展面向智慧城市、工业巡线、生态环保、国土测绘等综合应用的共享群智能无人系统新基建;四是物流总部集聚区发展快递物流无人机研发制造及场景应用。

  园区企业情况:当前园区内已汇聚了北斗导航西虹桥产业基地、无人机研发制造领军企业、“三通一达一兔”等快递公司总部、数字物流及数字信息两大市级特色中小企业集群。其中,北斗导航西虹桥产业基地已吸引超过百家专注于北斗导航与定位技术的相关企业入驻,包括华测、联适、威固、海积、普适、势航、道枢、川土等知名跨界融合“北斗+”与“+北斗”品牌,并成功培育出两家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总部。